雖說新加坡在世界上
最安全的國家行列裡排得上號
不過就算是再平靜的海面
也是不乏會有暗流湧動的
在大部分和平的時局裡
想要來錢快,又不想走正途
又不能明著動刀動槍
隨著網路科技的迅速發展
詐騙案可以說是「應運而生」
通過簡單的短訊或者來電
來達到自己斂財的目的
誰也不知道在來電顯示的那一頭
是不是有人已經挖好了坑等你跳
這不今兒淩晨小坡這邊
又曝光了一件詐騙案:
本地在讀的一名22歲女中國學生
居然被自稱是「中國公安」騙子
在六天內騙走50萬元!
中國假公安斂走50萬元
據說詐騙案
玩的就是一個心計
在本月2號那天
小周接到一通國際物流公司敦豪的來電
對方說她寄出的包裹裡面
有偽造信用卡和護照
現在已經被中國海關扣留
小周其實一開始還覺得
有點莫名其妙
畢竟作為一個成年人
在小坡也待了好一段時間
心下也有些懷疑
但是......
「(我問了),中國警察局那邊就讓我
從網站Google那個號碼
確實是在Google上有上海浦東
新區公安局那個號碼
所以我就相信了。」
「之後他們又給我看他們的警察的ID
然後我就更加地相信。」
騙子要開騙的時候
肯定不止一個謊言
從網上得來的信息
以及所謂的警察ID讓小周 信了
她沒有再過多深入地想這件事
而這種信任
才是騙局的真正開始
自稱公安人員的騙徒開始「下達指示」
他們先是叫周小姐到酒店住宿
前後小周在酒店留宿了6天
對方稱這樣以便錄口供
更方便24小時全程監視她
但是隨著後續展開
這些假公安挖的坑一個比一個深
他們又指認小周一些莫須有的罪
比如涉及洗黑錢等罪案
還稱已發佈通緝令,要求她好好配合
緊接著他們用不同的理由
開始向小周要錢
但是小週一年紀輕輕的學生
兜裡哪裡會有那麼多錢
於是理所當然的
對方就指示她要求父母轉帳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
還是有漏洞可以「逃生」的
小周的銀行戶頭曾因為
短時間內轉帳數目過大和出現可疑交易
一度被凍結
但可能是因為當局者迷
到這會小周也沒有多想
在騙徒的指示下
她成功說服銀行工作人員撤銷凍結
整個行騙的過程
小周和外界其實就處在「失聯」狀態
六天的無聲無息
導致小周的男友以為她失蹤而報案
而最後警方在酒店找到小周
經過說明後她才驚覺
自己估計就是受騙了!
但是木已成舟
這50萬元流水真是一江東去不復返了
一般說起詐騙案
當下人人都是會不自覺心生防備
這是一種「怕」的本能反應
也不是說自己有多天真
怕就怕騙子防不勝防地出現
以及層出不窮的詭計
去年六月的時候也發生過
類似假公安的案件
關鍵是套路還走的差不多
電信行騙套路深
這次被捲入詐騙案的受害者
是一名47歲的新加坡家庭主婦
沉女士接到一通自稱是
某 速遞公司職員打來的電話
對方說她從家裡寄到上海的 包裹內
有8本 偽造護照,被海關扣留
海公安部要她協助調查
是不是覺得很「情節」別樣熟悉?
還有呢......
沉女士說電話隨後轉給一名
自稱叫「高正義」的男子
他聲稱自己來自「公安部國際特務組」
還要以對話要錄音為理由
要她到 安靜地方談
同時套取 住家位址、護照號碼等資料
據「高正義」說
當局在上海逮捕了涉嫌偽造證件的「李文成」
把她(沉女士)這個「同謀」供了出來
隨後還有所謂的「調查」發現
沉女士在當地銀行的戶頭
有一筆258萬元人民幣的不明資金匯入
但是沉女士清楚自己
不曾寄包裹到上海,也不認識李某
唯一有嫌疑的是去年曾到上海旅行
期間每晚護照都被收走,隔早才取回
她一度懷疑可能因此出事
所以很緊張
在這個充滿套路的騙局裡
沉女士被騙走了超過100萬元
新加坡警察:反套路
據警方透露
近年來新加坡電信詐騙案
呈高發態勢
案件數量較往年同期增加近40%
注意! 詐騙高頻名詞來襲!
詐騙分子假冒 使館工作人員、中國
或新加坡警方、新人力部
或移民局官員、「DHL」快遞公司
或當地電信公司工作人員等各種名義
謊稱接電人本人或親屬涉嫌犯罪
最終目的是騙取受害人 匯款
到指定帳戶或套取其 網上銀行
登錄資訊及密碼
就是因為類似的案件
出現頻率過高
就在前幾個月新加坡警察局
還在Facebook上公佈了
一套「詐騙手法」
01
受害人,通常是中國籍學生,接到聲稱是政府官員的陌生人來電。他們通常使用改號欺詐技術讓來電看似政府官方熱線如「110」或「999」。
02
騙徒聲稱受害人犯了刑事罪須按以下指示協助調查,以證明他們的錢財是合法的:
受害人被要求提款並把錢交給陌生人或通過加密貨幣存款機存入指定帳戶或轉帳到另一個銀行戶口。受害人被指示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向騙徒彙報他們的行蹤。接著詐騙團夥叫受害人更換他們的手機卡並登出他們的社交媒體通訊帳戶。受害人也把中國家人的個人資料給了騙徒。騙徒便用這些資料欺騙受害人的家長。03
騙徒聯絡在外國的受害人家長,謊稱他們的孩子被綁架並要求贖金。
另外警方也勸請大家
在接到來歷不明的陌生人電話時
可以採取以下防范措施:
√ 別理會這類電話及來電者的指示。政府機構不會通過電話或社交通訊平臺(微信或面簿)要求公眾繳付款項;或向你詢問個人銀行資料如網上銀行密碼。
√ 外籍人士若接到自稱自己國家警方的電話,請向大使館或最高專員公署確認來電者所言是否屬實。
√ 別在網上或電話裡向來電者透露個人資料及銀行詳情。不法之徒可利用個人資料及銀行詳情如網上銀行登錄用戶名、密碼及一次性密碼犯案。別進行任何轉帳。
√ 先致電信得過的友人或親戚討論。因為您的情緒有可能影響您做出理智的判斷。若您有這類案件的任何資料,請撥警方熱線1800-255 0000或 ‘999’ 尋求警方緊急救援。
如果某天你也接到了來自
某某某快遞公司的來電
實在是心裡打鼓卻不敢確信
也可以打新加坡警方的
反騙局求助熱線1800-72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