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市店員時薪1360新元? 麵包店回應了

马格丽特呀 2019/09/12 檢舉 我要評論

到麵包店擔任門市店員,每小時可賺1360新元、外加夜班和週末補貼?線民為此好康紛紛瘋狂轉發,麵包店澄清擺烏龍,並在社交媒體發文道歉。

網上流傳一則麵包店徵聘廣告,招聘麵包店門市店員,時薪為每小時1360新元。廣告也指,麵包店還會提供夜班和週末工作補貼。該廣告在網上迅速傳開,被線民稱之為「工資非常高」的好康!

不少線民也在留言中表示,想應聘這份工作,不介意超時加班或天天上班。有線民說:「哇!工作一個月就能成為百萬富翁!」有的說:「我不介意天天上班,一年後就可以退休了。」

對此,麵包店今天(11日)傍晚在社交媒體Facebook發表貼文道歉,指誤把「每月」打成「每小時」,引起誤會。麵包店也附上更正後的徵聘廣告。新廣告注明每月工資介於1500新元至1900新元之間,依據工作時間而定,歡迎有興趣者應聘。

麵包物語8000萬元收購福將食閣

麵包物語集團(BreadTalk)以8000萬元收購福將食閣(Food Junction),擴展食閣業務,進一步鞏固它在本地食閣業第三大業者的地位,並有計劃把福將食閣帶到更多組屋區。

這將是福將食閣在時隔19年後,回到麵包物語創辦人郭明忠的旗下。

這也是郭明忠接過集團總裁位子後,作出的首項重大宣佈。公司上月宣佈,擔任了兩年總裁的朱興輝因「個人和健康原因」將於今年12月31日辭職。

集團星期一(9月2日)在開市前宣佈,於上週五通過子公司Topwin投資控股,向印尼的力寶集團(Lippo Group)旗下公司金利太平洋集團(Auric Pacific Group)收購福將食閣管理公司的所有股權,後者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別經營12家和三家食閣,並計畫於2020年在馬來西亞穀中城美佳廣場開多一家。

這是集團成立以來首次作出收購。

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郭明忠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這個(收購)機會不錯,是我們駕輕就熟的行業。其實這個品牌是我早期創辦的,那麼多年之後沒有想到有這個姻緣,它還可以回到我們經營的隊伍裡。」

郭明忠和三名夥伴于1993年在碧山推出首個福將食閣,在當時,讓小販中心攤位進駐有空調的商場是新穎的一舉。郭明忠於2000年離開福將食閣,創辦麵包物語。

麵包物語目前在大食代(Food Republic)和Food Opera品牌下經營食閣,在新加坡經營14家,在馬來西亞則有兩家。

郭明忠指出,福將食閣和大食代雖然定位不同,但運作方式基本上大同小異,大食代可以給它增值,福將食閣的租戶也可以到大食代來開檔。

此外,收購後兩個品牌可以取得資源分享,發揮更好的效率,例如可以由一個管理團隊來經營這兩個品牌。

郭明忠透露,麵包物語的食閣部門主管袁國強也是福將食閣的創辦人之一,「他很有經驗,開過擁有百間店面的連鎖店,對福將食閣也相當瞭解。」

兩者相比,從風格和地段來看,大食代的定位算是比福將食閣來得高。

談到收購之後的計畫時,郭明忠說:「福將食閣可以做得更加平民化,在組屋區開更多店面。」

他表示,集團擁有廣泛的房地產發展商以及租戶網路,而麵包物語本身在新加坡開了很多家店,對市中心以外的商場很瞭解,「福將食閣要在哪裡開店,哪些商場適合,我們都心中有數。」

此外,集團也會探討調整福將食閣的租戶組合,協助租戶規劃功能表和店面,打造品牌。不過,郭明忠強調會保持福將食閣的大眾化定位,也保持食物價格的穩定。

郭明忠也計畫把福將食閣帶到海外,和大食代相輔相成,捕捉不同的顧客群。例如大食代可以開在市中心,市郊地區開福將。

去年職總富食客(NTUC Foodfare)收購Kopitiam集團旗下的咖啡店、食閣和小販中心,據點總數多達113個。大路(Broadway)美食咖啡店集團也於去年以2億元買下23間S11咖啡店。

星展集團研究分析師楊澤明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隨著這些收購,本地的連鎖食閣和咖啡店行業正在整合,大規模的餐飲業者會繼續需求增長市場份額。

麵包物語收購福將後,行業的業者數量會減少,但每個業者更加強勁。

根據楊澤明的統計,目前職總富食客和Kopitiam食閣在本地分別有10家和52家食閣,口福(Koufu)經營47家,麵包物語目前以14家食閣居於第三位,收購之後將進一步鞏固第三大業者的位置。

興業證券(RHB)分析師蔡彥甯告訴《聯合早報》,食閣業者整合之後,預計會有更大的談判籌碼來爭取優惠的商場租金,但是否會把節省的成本與消費者分享還不得而知。

楊澤明說,目前食閣行業的最大業者職總富食客是社會企業,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控制餐飲成本,整體而言消費者應該能夠繼續享有可負擔的食閣美食。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