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會傷害了非馬來人的感受,「是不是該考慮移民了」?

马格丽特呀 2019/10/09 檢舉 我要評論

採訪馬來人尊嚴大會的那一天,活動開始前與同事同行聊天,我們開玩笑說我們這些非馬來人待會兒又要被罵了,其中一人對我說:「你採訪完這個大會,就準備移民去新加坡啦!」

嗯,作為半個新加坡人(我媽媽是新加坡人,家人也住在新加坡),我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選擇,但對於這一道選擇題,我從來都是很篤定地留在我生於斯長於斯的馬來西亞。

過去採訪巫統大會,伊党或所謂馬來人/穆斯林非政府組織的活動,那些攻擊和侮辱非穆斯林和華校的言論,已經是我們這些中文媒體人的家常便飯。我自己都沒想到,採訪這場馬來人尊嚴大會的當下,的確讓我冒起了「是不是該考慮移民了」的想法。

在首相敦馬抵達會場致詞前,大會公佈了他們在5個領域,即文化、經濟、教育、宗教及政治的提案,他們準備將這些訴求提交給馬哈迪,希望他與政府能落實,成為政策。

可這些訴求有些什麼?

● 6年內確保國內只剩下馬來源流的學校(意味著要廢除華小、淡小,還有獨中)。

● 讓SPM成績考獲C及D的土著生也可獲得獎學金,政府的公共服務局獎學金只保留給土著,一等榮譽學位可豁免償還PTPTN貸款的優惠只保留給土著。

● 規定小學及中學只能用馬來文作為教學媒介語,馬來文也必須在高等教育學府成為主導語言。

● 官方事務都只能使用馬來文(羅馬字、爪夷文皆可),要求國家語文出版局對付不遵守者。

● 在中小學及大學的馬來文科,都須學習爪夷文。

● 國家重要官職,即首相、副首相,還有重要部長職及政府高官等都必須由遜尼派穆斯林的馬來人出任。

● 廢除「馬來西亞語」,恢復使用「馬來文」。

除了宗教提案發言人是伊党的國會議員,你知道嗎?臺上其他發表上述言論的發言人,都代表了他們各自的大學,即聯辦大會的我國頂尖政府大學馬來亞大學、博特拉大學、蘇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學和瑪拉工藝大學,3名是大學生,1人是教職員,他們都是年輕的馬來人。其中一人告訴我們,這些提案和訴求,都是他們在學校討論後代表學校發表的,不只是他們這些發言人本身的想法。

但令我覺得心寒及可怕的是,臺上的人在用極為狂妄的語氣,發表傷害我們這些非馬來人,破壞馬來西亞全民團結及和諧的言論時,全場的觀眾,也就是這4所政府大學的大學生,還有土團党、巫統和伊党的黨員都熱血沸騰地報以熱烈掌聲以及歡呼!

馬哈迪聲稱這場大會並非種族主義,因為沒有踐踏華人和印度人,那是因為這是他抵達前所發生的事。

這些國家未來棟樑,未來的國家領袖,為他們灌輸種族主義及馬來人至上,排擠同為馬來西亞人的華人及印度人思維的,竟然是政府大學!我們的國家,新馬來西亞,還有什麼希望?

我的絕望感久久無法平復,到大會外寫稿的時候,感受到的卻是與場內截然不同的氛圍。負責護送首相及部長抵達會場的警察見到我在找插頭為電腦充電,也幫我一起找,並關心我吃了午餐沒?後來在午餐區找到座位打稿,一名陪老公來大會的土團党安娣,也叫我先吃飯再打稿。我看著笑容慈祥和善的她,鼓起勇氣和她聊今天的大會,她問我覺得如何?我向她坦承,我感到很不舒服,也對國家很失望,因為換了政府我以為會有真正的新馬來西亞。說著說著,也突然哽咽起來。

她只是回復「都是這樣的啦」,我無話可說,我們也有默契地結束對話,因為無法再聊下去。

採訪結束後,一名我看著他在政壇「出道」的部長和我打招呼,我忍不住過去向他說出我心裡種種的不舒服,這個大會傷害了非馬來人的感受,我甚至告訴他,他的出席令我很失望。他也只能望著我說:「首相有出席,所以……」

以前,我們以為換掉長期霸權的國陣政府很難,但人民還是做到了。原來最難的不是換政府,而是整個國家和國民的思維。可悲的是,這些破壞及傷害馬來西亞的思維,卻是政治人物為了政治生存而樂見並推波助瀾的,現在的執政黨也難辭其咎。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