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傳統小吃
肉脞面,豬雜湯
配料裡面最讓人著迷的
就是嫩而不腥的
可是根據新加坡最新研究
這些滑嫩的、不完全煮熟的豬肝
正是導致戊型肝炎的
豬肝大家都吃過
最講究火候
如果煮的時間久了
失去了水分就會變得比較 「柴」
但是稍微水煮剛剛斷生
甚至是半生熟的豬肝
口味就完全不一樣了
火候適宜的豬肝
口感就像豆腐一樣
又有動物內臟油脂的香氣
新加坡華人的傳統小吃
比如粿條面,豬雜湯
裡面都少不了豬肝作為配菜
粗蛋黃面配上豬肉丸,豬肉片,雲吞,豬肝,還有酥脆的炸魚幹
各式的豬什如豬肝、豬腸、豬肚應有盡有,湯底清甜帶胡椒香。
豬肝湯:用肉骨茶湯料下豬肝,別有一番風味。
這些豬肝如果煮的不夠熟
就有罹患肝炎的危險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網站
新加坡有越來越多人
患上戊型肝炎
半生熟豬肝或是原因之一
新加坡中央醫院的研究結果顯示
新加坡居民的戊型肝炎
發病率從2012年的
每10萬人中有1.7起
增至2016年的每10萬人中有4.1起
而且患病者多為
55歲及以上的華族男性
他們正是豬肝菜肴的愛好者
戊型肝炎就是Hepatitis E
簡稱戊肝或者E型肝炎
Hepatitis E是一種
會導致肝臟受感染的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
2015年全球因戊型肝炎喪生的
人數約4萬4000人
此病最常見的發病地區
是東亞和南亞
大部分病患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一些受感染的人出現的
包括發燒、嘔吐和黃疸症(jaundice)
並且會感到十分疲憊
感染戊肝的病患
一般會在幾周後自愈
通常不會變成長期慢性病
但是如果本身有慢性肝炎
再患上戊肝就會十分危險了
因為病毒不會自行消失
特別是年長的人
經年累月可能會造成肝衰竭
除了半生熟的豬肝
如果飲用被糞便污染的水
或吃了來自受感染動物的生肉
或煮不熟的食物都可能感染
中央醫院研究員採集了
患者的血液樣本檢測病毒分型
發現與三個生豬肝樣本中
的病毒分型相同
雖然不能100%肯定
但是「生豬肝」的嫌疑非常大!
大家以後吃肉脞面
叮囑攤主把多煮一會兒~
新加坡的傳統美食中
仔細想想有很多生食
或者半生的食物
其實或多或少都會有
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風險
新加坡過年期間的 「撈魚生」
其中一個主料就是生魚片
傳統上是用淡水生魚片
但是2015年底新加坡國家環境局
禁止零售食肆
售賣淡水魚生魚料理
當年新加坡出現355起
B族鏈球菌病例
當中150起感染
懷疑與吃中式料理的即食生魚片有關
馬來西亞媒體報導
因為環境局和農糧局的檢測顯示
在淡水魚發現的細菌顯著的比鹹水魚多
吃淡水魚受細菌感染的風險較高
為了民眾健康有得必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