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邦2日訊)「我們殘障人士希望能自立自理,過著和其他人一樣的生活。但當發生這種事的時候,我們只好被迫依靠他人。」
一名36歲的身障人士阿裡(非本名)日前在梳邦再也一家購物商場,採購日常用品之後,與妻子前往停車場取車。
他們隨後發現,有一輛四輪驅動車停泊在他的車子與另一輛車子中間。該輛車佔用了空間,導致坐在輪椅上的阿裡無法自行上車。
「該輛車並未貼有殘障人士貼紙,也沒留下任何聯絡方式。」
「幸好妻子與我同行,不然我一定得等上更長的時間,直到該輛車車主出現為止。」阿裡說妻子無法開車,便協助他從副駕駛座坐到駕駛座上。
「我平常都可以自行上下駕駛座,無需勞煩他人幫忙。」
阿裡說,為殘障人士而設的停車位面積比較大,是為了方便輪椅通行,也為了避免輪椅在通行時刮花旁邊的車子。
阿裡隨後針對此事向該購物商場的管理層投報。對於這次的事件,他深感遺憾,並希望大家能夠敏感,不要隨意將停放車輛,以免造成他人困擾。
6種不同學習次類別OKU卡·楊巧雙:讓障友獲教育機會
(居林29日訊)婦女丶家庭及社會發展部副部長楊巧雙指出,該部已推出6種不同學習次類別的殘疾人士識別證(OKU卡),並與教育部合作推行零拒收政策(Zero Reject Policy),讓殘疾人士都有受教育的機會。
她說,這項於4月8日開始推行的政策,已成功讓1萬0948名成功登記OKU卡的學生,當中9545名學生入小學丶1403名學生上中學。
她解釋,OKU卡上注明次類別(sub category)旨在讓學校能夠更容易識別有關持證者,然後更準確地將有關學生分類到不同的學習組別,以便教學的進行。
楊巧雙今早到居林特殊兒中心,主持配合殘疾人士登記運動主辦的樂助障友(Santuni OKU)計畫開幕儀式後的新聞發佈會上,這麼說。
她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障友的家長在羞恥心作祟下不正視家裡殘疾孩子的問題,進而把孩子藏在家裡。她認為有關家長應為患殘疾的孩子登記OKU卡,讓持卡者享有福利的同時,也讓持卡者有學習的機會。只要家長認為孩子已不需要OKU卡,隨時能取消。
政府正朝向1%障友聘用率
楊巧雙說,政府部門及私人領域目前都有聘用障友,有些私人領域已達到1%障友聘用率並朝向2%,而政府部門方面也正努力地往1%的障友聘用率挺進。
她說,由此可見市場上障友還是有工作機會的,所以家長不應繼續抱著羞恥心。
雇障友可扣除公司所得稅
詢及政府方面會否給聘請障友的私人領域提供獎勵時,她表示,若有關公司聘請障友,該公司則可獲得扣除所得稅。
出席者包括掌管吉打州婦女發展丶家庭社會丶消除貧窮及福利委員會的行政議員哈麗瑪頓丶巴東色海國會議員卡魯巴耶丶居林州議員楊慶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