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阿嫂把3房式組屋當垃圾收集站,每晚回家只為堆放垃圾,單位塞爆連門都關不上,只能用粗繩綁門。
《新明日報》記者走訪聯邦彎第100座組屋,走到走廊就能一眼認出這間「垃圾屋」。
單位的大門只能用三條粗繩綁住。
這個單位的垃圾已經堆積到了門口,屋內滿是垃圾,大門已經無法鎖上,只能用兩塊布擋住,再用3條粗繩綁住門。
單位的大門只能用三條粗繩綁住。
住在這裡20多年的隔壁鄰居鄭先生(63歲,退休人士)告訴記者,阿嫂5年前搬來,不過成天不在家,都是在淩晨2時左右才回家。
「她淩晨時分回來就是拿著一個紅色的大塑膠袋,把垃圾帶回家,通常放了就走。」
鄭先生指出,阿嫂穿著邋遢,衣服有時是骯髒的,頭髮也很亂,像是從不洗澡,房子也偶爾會散發出一些難聞的味道。
據觀察,單位內塞滿的垃圾包括裝滿塑膠袋的袋子以及紙盒和空瓶,窗外也擺放許多雜物如電池、瓶蓋、髮夾、打火機及糖果等,鄰居透露,甚至見過阿嫂把榴梿殼撿回家。
另一名居民則透露,她有一次路過阿嫂的單位,往裡看了一眼,結果就被罵了。
「當時她在門口疊垃圾,我路過時看了一眼,她就直接用粗話罵我。我現在遇到她都躲遠遠的,不敢跟她多交流。」
阿嫂朱女士。
有家不睡露宿街頭,巴刹、咖啡店、組屋涼亭成了她第二個「家」。
鄭先生透露,阿嫂每晚把垃圾拿回家後就會到巴刹的椅子上睡覺,有時則會睡在組屋涼亭。「她的屋子都是垃圾,哪裡還有地方睡覺?」
記者走訪垃圾屋所在的鄰里時,街坊幾乎都對阿嫂略有所聞,巴刹一名攤販黃先生(65歲)就留意到,阿嫂都會在深夜將近12時左右出現,買了咖啡和麵包,再等巴刹關燈後,才到一樓咖啡店的椅子上睡。
單位已經被塞滿了垃圾,連門都關不上。
阿嫂解釋,日積月累帶東西回家,才會塞滿屋子。
記者今早走訪時,發現阿嫂正提著幾包東西回家。
阿嫂朱女士說,哥哥3年前去世後,她就獨自住在3房式組屋單位,以前情況並不像現在糟糕。「我習慣在外面看到能用的東西就拿回來,也不懂如何存放,所以日積月累,才越來越多。」
她意識到會發生問題,稱雜物曾引來老鼠,咬破飲料罐,自己也在慢慢清理,義工每兩周也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