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剛被迫獨立的新加坡:李光耀只有的滿臉憂慮

马格丽特呀 2019/09/29 檢舉 我要評論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馬來西亞無情驅逐,被迫走向獨立。當李光耀向民眾宣佈這一消息時,他淚流滿面。當時擺在李光耀面前的新加坡,是一個資源匱乏、國民素質低下、強敵環繞、夾縫求生的小地方,危機重重。然而誰也沒想到,經過幾十年年的發展,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而且還成為風景宜人的花園城市。(這是一組反映1967年剛剛獨立時的新加坡)

【市區街頭,垃圾隨處可見】乍一看,當時的新加坡市區小汽車眾多,也有不少高樓,但是此時的新加坡危機重重。社會動盪仍在繼續、種族衝突尚未平息,失業率高企不下等,當時新加坡的失業率高達12%,無數人整日無所事事,社會治安情況糟糕。

【熱鬧的街頭】事實上,1965年新加坡獨立時,西方媒體普遍不看好。在西方的報紙中,關於新加坡獨立有這樣的評價,「勉強成立的國家」,並毫不客氣地斷言「獨立後的新加坡是看不到前途的」。當時的新加坡有200萬人,如何才能發展國家呢,李光耀也不知道從何做起,對未來充滿迷茫。

【髒亂差的居民區】李光耀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我從來沒想到在42歲時,要負起獨立管理新加坡的責任,照顧200萬人生計,我們奉命脫離馬來西亞,走自己的路,前途茫茫,卻不知道何去何從。」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新加坡政府把目光投向製造業,決定從這方面撕開一個口子。

【市區街道上的拖拉機】如今的新加坡早已成為發達國家之一,而且在全球的名氣很大,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