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帶孩子去公園玩,看到了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小女孩,在一棵樹下面找到了朵小花,這個季節的小花還是比較稀罕的。小女孩拿著花,放在鼻子下面,陶醉的聞著,看樣子就很享受。不過好景不長,一個差不多年齡的小男孩走了過來,正好看到了小女孩手上的那朵小花,一把手就搶了過去。
01
小女孩張嘴就要哭,旁邊的奶奶連忙安慰說:沒什麼事,就是一朵小花而已,寶寶要做一個願意分享的孩子,這樣大家才會更喜歡你呢。
這話明顯沒有什麼作用,對馬上要哭的小女孩沒什麼作用,奶奶隨意在地上又找了一根樹枝,遞給了小女孩,期待能用這個吸引她的注意力。然而小女孩看都不看這根樹枝,還是盯著那個奪走自己小花的小男孩,盯著他手上的那朵小花,一副不甘心的樣子。
小男孩的媽媽在那裡批評著小男孩,要他把東西還給小朋友,但是小男孩說什麼都不放手。一面是女孩子奶奶手忙腳亂的想要安慰小女孩,一方面是小男孩媽媽表現得很無奈。場面一度很尷尬。
正在這個時候,小女孩的媽媽過來了,稍加瞭解後直接走到了小男孩面前,一伸手就拿回了那朵小花,完全不顧小男孩媽媽詫異的神情,和自己婆婆略帶尷尬的面容。
她把小花遞給小女孩的時候,像是要讓別人都聽到一樣,很大聲的說:寶寶,你要記住,自己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別人想要想玩需要們同意才行,否則的話那就是搶,那就不是一個好孩子了。頓了頓她又說,寶寶,你的東西,誰要是搶的話你就搶回來,拿回自己的東西是應該的,爸爸媽媽都會支援你的!
話說完了,她帶著小女孩轉身走了,周圍的人都默默的給了她一個贊許的表情,當然開心爸爸也是這樣。
很多爸爸媽媽都面臨過同樣的問題,在公共場所孩子手上的東西被別的孩子搶走,怎麼辦呢?一邊手忙腳亂的安慰著孩子那個東西沒什麼,咱們找一個更好的比那個強多了。一邊還得告訴孩子說,沒事,寶寶要做一個大度的寶寶,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你。

爸爸媽媽都著急著教育孩子,要做一個大度的人,這個出發點本沒錯,錯的是混淆了一個概念:搶回和分享。
自己的東西,我願意拿出來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使用,這個叫做分享;而把自己的東西拿回來,這是捍衛自己的權利,這個叫做搶回。二者最大的區別,一個是自願的,一個是被動的。
雖然說公共場所的東西都是大家的,是誰都可以玩的。但是所有權的歸屬,除了自己買的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那就是先到先得!先拿到的就有資格先玩,這是成人世界默認的準則,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就算是在公共場合,拿在自己孩子手上的東西,所有權暫時就屬於他!所有沒經過他同意而拿走的行為,都是搶!

可惜的是,很多爸爸媽媽都誤解了這件事,並且在這個錯誤的時間教育孩子要大度。這無疑是在告訴孩子們,沒什麼的,別人侵犯了你,你應該 忍著,因為你是一個大度的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都對被霸淩的孩子們怒其不爭,但是爸爸媽媽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的這種表現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我們親自教會了孩子,東西被搶,自己被欺負後,在 那裡發脾氣或者大哭是不對的,你要做一個大度的孩子,要懂得分享。
於是今天孩子被搶了玩具,明天就有可能被校園霸淩。不管是什麼樣的遭遇,孩子都是 忍著,有委屈也不敢說,因為爸爸媽媽說過,自己要做一個大度的孩子。一想到這種情況,開心爸爸都有些不寒而慄了!

更何況,很多時候爸爸媽媽們在那裡說著寶寶要大度,實際上只是為了維護大人之間那點可笑的表面和氣。為了這點所謂的和氣,而讓孩子喪失了反抗的勇氣,實在是太得不償失了!
如果孩子的東西被搶了的話,開心爸爸的建議是幫助他要回來!
不管是對於大人還是孩子,誰的東西就是誰的,這是最基本的所有權意識。這些東西不僅僅是玩具,書,好吃的,甚至是地上撿起來的一顆其貌不揚的石頭都是。既然是自己的,那麼所有權就是自己,誰想要都需要得到同意才行。至於搶,那就更加的不行了。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來源:www.toutiao.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