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將成為203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申辦國之一。
泰國: 早有想法
早在今年的6月23日
第34屆東盟領導人峰會上
泰國外交部長巴穆威奈就曾表示
東盟10國(包括新加坡) 有意聯合
申辦2034年世界盃足球賽
並且有信心打敗亞洲勁敵中國
最終贏得主辦權!
(圖源:國際線上、央視新聞)
這個消息一時成了當時
佔據本地各大媒體平臺的頭條新聞
畢竟重大賽事專案的承辦
對一個國家而言是巨大的考驗
承辦國的經濟實力、基礎設施
交通、通訊等,甚至在世界足壇的影響力
都將作為國際足聯考量的標準
東盟國家真的準備好了嗎?
新加坡:確認聯合申辦
近日,消息進一步得到確認!
10月9日,在第五屆
東盟體育部長級會議上
泰國旅遊和體育部長
Phiphat Ratchakitprakarn
於週三(10月9日)宣佈
(示意圖,Phiphat在會議上)
泰國將帶頭推動該項目的發展
並確定東盟10國中將有5個國家
聯合申辦2034年錦標賽
分別為: 泰國、印尼
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
(新加坡國家體育館,圖源:straitstimes)
不參與聯合申辦的有:汶萊
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菲律賓
5國聯合申辦,怎麼操作?
足球世界盃每4年舉辦一次
從1930年至今
已經舉辦過21屆賽事
但只有2屆是由兩國或多國
聯合來承辦的:
2020年,日韓聯合承辦
另一次是:
2026年(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聯辦
因此,若東盟5國申辦成功
2034年世界盃或將成為歷史上
首屆5國聯辦的世界盃
也是聯辦國家數目最多的一屆
多國聯辦,怎麼操作?
1.申辦計畫,分工明確
以2026年的美加墨聯合世界盃為例
根據申辦計畫,一共有80場預定比賽
其中的60場,將在美國舉行
其餘的20場將由墨西哥和加拿大來舉辦
(美加墨申辦2026世界盃成功)
而從四分之一決賽後的
每一場比賽都在美國舉行
決賽計畫是在位於美國大都會體育場
2.各國實力均衡,強強聯合
聯合承辦並不是
「可以均攤壓力」的意思
更傾向于強強聯合
(圖源:維琪百科)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之所以可以拿下2026年的舉辦權
是因為大家都很強!
這三個國家的每一個備選城市都具備
已建成和運營的合規體育場
(圖源:維琪百科)
(3國球迷歡呼慶祝)
3.承辦國優先名額怎麼分配?
根據國際足聯的規定,世界盃
承辦國不需要參加任何預選賽
可以直接參加32強的比賽
例如2002年,日本和韓國承辦
的世界盃,日韓兩國
不用踢預選賽,就直接進正賽
因此佔據了亞洲的2個名額
當年的亞洲區預選賽名額
由4個變成了2個...
(示意圖)
2026年,擬舉辦的世界盃
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聯辦
這三個國家的球隊也將自動晉級
那麼問題來了
東盟5國聯辦的話
是不是會直接佔據了5個席位
還是會根據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呢?
那麼,沒有分到席位的國家
是不是會有不滿情緒?
(馬來西亞的狂熱球迷,圖源:mstar)
很多馬來西亞球迷認為
馬來西亞無法靠實力踢進世界盃
不如靠成為主辦國獲得晉級機會
馬來西亞足協主席對此回應:
「聯合承辦賽事的理念非常好,
但不能依靠這種簡單粗暴
的方式參與世界盃。」
但馬來西亞足協主席又曾經建議
東盟國家4國以內聯辦是最佳選擇...
新加坡網友:多數不看好此舉
說起東盟國家提出聯合申辦
第一次是在1996年
後來還有陸續提過幾次
不過都不了了之
這次提出的2034年的申辦計畫
新加坡網友並沒有先急著慶祝
大多表現得十分理智
(貌似在我念大學的時候,1999年,就有這個夢想了,然而現在依舊是夢想)
(從前,它是一個目標,現在依舊是。 )
(先別慶祝,如果第一輪就輸得很慘,將會被世界盃組委會和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丟人...),我們最好先提高水準,不要老是想著成為主人,免得讓世界看笑話!)
(2010年的時候不就提過嗎,但是啥也沒做啊,沒有長遠的計畫,也沒有意志,沒有認真的態度讓這個計畫成為現實。)
中國:申辦與否還要研判
援引中國媒體報導:
9月2日,針對中國會否申辦
世界盃的問題,國家體育總局
副局長李建明回應說,
申辦世界盃也是中國足球改革
總體方案裡確定的目標之一
至於何時申辦世界盃要
根據各個方面情況綜合研判
「雖然能夠直接直通車進入到世界盃
但是我們也希望國家隊的表現
能夠給國人、給世界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換言之,承辦世界盃
不僅僅對客觀條件有要求
對承辦國的足球競技水準也是一個挑戰
畢竟,東道主,全世界能都看著呢
拿了「直通車」的門票
又有東道主的主場優勢
再踢不好,可能會面臨很大的輿論壓力...
東盟5國聯合舉辦世界盃
你支持麼?
你認為申辦成功的可能性大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