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17日訊)我國首富郭鶴年狠批那些聲稱日本佔領軍當年從英國殖民地政府手中解放馬來亞的我國政治人物,指他們為「種族主義者」。
鮮少接受媒體訪問的郭鶴年在日本《朝日新聞》的專訪中說,儘管他目前與日本人關係密切,但他希望日本人不會「重犯他們(在二戰期間)的愚蠢行為」。
詢及有關政治人物的言論,他回應說:「對我而言,那是種族主義言論。的確,日本兵並沒有像對華人那樣嚴重傷害馬來人。」
他在專訪中更問道;「日本人當時覺得,他們的天敵是中國人。不過,被殺害的大馬華人,難道他們不是大馬人?」
關於日本人認為他們的皇軍當時解放了馬來亞,郭鶴年表示,他無法改變他們的看法。「我只能說的是,若反過來看又怎麼樣?如果你的母親、你的姐妹、你的妻子、你的女友受殘暴對待呢?」
他說:「我與日本公司合作,而我也瞭解日本人。我是日本人的朋友。但與此同時,我希望他們不會重犯他們的愚蠢行為。」
珍惜華裔企業家的貢獻
大馬著名企業家,IOI集團和IOI產業創辦人丹斯裡李深靜週六晚逝世, 享年80歲。
他的離去,財經界形容為這是一個巨星的殞落,也是大馬金融界巨大的損失。
白手起家的李深靜在今年初公佈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名列大馬第5大富豪,身家逾225億令吉,擁有國內最大上市種植公司,在大馬和印尼兩地有數以萬計公頃的棕油園,涉及業務多元,包括油脂化學、煉油廠、地產發展和娛樂休閒事業等,被譽為「亞洲棕油之王」。
李深靜的成功故事,也是一部激勵人心的發跡史。他在1939年獨立以前出生在雪州巴生,父親在橡膠園裡賣小吃維生,可謂家境貧苦,11歲時便輟學做雜工幫補家用,曾騎腳踏車賣了4年的霜淇淋,也當過園坵苦工,收入微薄。
大馬獨立初期,年紀輕輕的李深靜眼光獨到,以手上積蓄開創IOI棕油公司(IOI集團前身),爾後與友人合資生產棕櫚油,以低成本高利潤稱霸市場,自此打開名度和為往後的龐大事業立下基礎。
1957年大馬獨立後,國內百業待興,雖資源匱乏卻也是處處商機,國內有許多成功的華裔企業家多是在那個時代,憑著刻苦耐勞的精神和精准的眼光,奠下了他們往後創立個人商業王國的基業。
2017年10月逝世的楊忠禮集團創辦人丹斯裡楊忠禮、2016年5月去世的陳唱汽車控股創辦人丹斯裡陳金火和2014年5月逝世的四海棧聯營集團創辦人丹斯裡張泗清以及在2007年去世的雲頂賭場集團創辦人丹斯裡林梧桐等等,都是寫下大馬華裔白手起家傳奇的代表性人物,李深靜較他們年輕,但都與那些已逝企業家一樣,都是從小家境貧窮,都是憑著自己的雙手和努力,逐步在經商環境較為多變的大馬商場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天下,以至發展成國內重要的商業巨擎。
其他乃在商場叱吒風雲的較早期或同期白手起家的華裔成功企業家,有大馬首富郭鶴年、大眾銀行的鄭鴻標和金融界的郭令燦等等,他們每一個人厚厚的奮鬥史,都是一本本教人發奮向上的成功指南,記錄了大馬在1957年獨立之後,國內的華裔企業家們如何走向成功的珍貴篇章。